臨床上有很多肝硬化患者出現吐血的現象,肝硬化患者吐血是肝硬化病情發展到晚期常見的併發症,會導致很高的死亡率。如果能夠積極地治療肝硬化,控制住出血,把身體調養好的話,即使出過血的病人也可以活很久。
肝硬化患者吐血,是肝硬化發展過程中,組織結構改建,使得肝內血液循環,受到一定障礙,門靜脈系統,壓力明顯增高,來自胃腸道、脾臟等器官的靜脈血,在門靜脈處受阻,被迫另找出路,與體循環之間,建立豐富的額外交通,以便回流心臟。其中,以食道和胃底部形成的曲張靜脈,最為重要,也是最容易發生破裂,導致出血現象發生的。
肝硬化病人吐血原因如下:
1、門靜脈高壓性胃病出血:占10%~20%;出血量少,臨床與消化性潰瘍出血很難鑒別。
2、肝硬化患者合並反流性食管炎亦可引起出血,極少數患者可合並食管癌、胃癌等出血。
3、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占出肝硬化吐血的原因首位,為60%~75%;臨床表現為嘔血和/或便血,出血量大,可伴有程度不同的失血性休克,病情兇險。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部位出血可同時合並其他部位出血,胃鏡檢查是唯一可靠的診斷方法。
4、消化性潰瘍出血:占15%~30%;臨床主要表現為黑便或血便,很少有失血性休克。
(奧克斯關心您的健康:實習張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