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臨床症狀不明顯,往往僅表現輕度的消化不良,如食欲不振、胸悶噯氣、便溏等。體征主要為肝臟腫大,難與慢性肝炎或原因不明的肝腫大相區別。後期,主要表現為腹水,靜脈曲張(胃與食道、腹壁、臍周、痔靜脈),脾臟腫大,肝臟縮小堅硬等。
此外,尚可有蜘蛛痣、肝掌、貧血及出血傾向、營養缺乏、內分泌系統失調等表現。實驗室檢查:肝功能異常,尤是a-球蛋白增高,且伴有血漿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當脾功能亢進時,可見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尤以白細胞下降明顯。
下面,推薦肝硬化患者宜采用的食療方,如下:
1.佛手花疏肝湯
[用料] 佛手花9克,素馨花9克,白芍30克,炙甘草6克,黨參30克,白術10克, 茯苓15克。
[作法] 水煎服,每日1-2劑。
[功效] 疏肝健脾,行氣止痛。
[主治] 肝郁脾虛型肝硬化。證見神疲乏力,食欲減退,胸腹悶脹,兩脅脹痛,噯氣不舒,急躁易怒,時惡心嘔吐,舌質淡紅,苔白,脈弦。
2.紅花化瘀湯
[用料] 紅花6克,桃仁9克,丹參30克,穿山甲9克,當歸10克,赤芍10克,丹皮6克,白術10克,澤瀉9克,素馨花9克,牡蠣30克(先煎)。
[作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行氣活血,化瘀通絡。
[主治] 氣滯血瘀型肝硬化。證見兩脅悶脹,脅下痞塊,蜘蛛痣,肝掌,或腹壁青筋暴露,食欲減退,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弦細澀。
3.紅花燉豬胰
[用料] 紅花9克,素馨花9克,豬胰1具。
[作法] 豬胰洗凈,切塊,入紅花、素馨花隔水燉熟,飲湯食豬胰。
[功效][主治] 同紅花瘀湯。
4.四花利濕湯
[用料] 木棉花15克,雞蛋花9克,蒼術9克,厚樸花6克,茯苓30克,澤瀉9克, 蕪花9克,甘草6克。
[作法] 水煎服,每日1-2劑。
[功效] 運脾利濕,理氣行水。
[主治] 水濕內阻型肝硬化。證見腹脹如鼓,按之堅滿,如囊裹水,納呆,脘悶,惡心嘔吐,小便短少,舌質淡紅,苔白,脈細緩。
5.芫花散
[用料] 芫花10克,甘遂10克,大戟10克。
[作法] 上藥研細末,清晨空腹取1.5克,以大棗10枚煎湯送服,得利止服。如利而病不除,增至3克,但不可久服。
[功效][主治] 同四花利濕湯。
6.桂花青蛙粥
[用料] 桂花10克,青蛙3只(去皮、內臟),白米50克。
[作法] 蛙肉、白米同煮粥,粥將成時,入桂花,再煮沸片刻,調味食粥和蛙肉。每日1料。
[功效] 溫補脾腎。
[主治] 脾腎陽虛型肝硬化。證見腹脹如鼓,按之堅滿,面色晦暗,畏寒肢冷,神疲乏力,便溏,小便短少,舌質淡白,苔白,脈細弱。
(奧克斯關心您的健康:實習廖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