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糖尿病患者由於長期的慢性高血糖狀態。其脂質及蛋白質糖化與氧化過程勢必加劇,而這一過程亦參與了糖尿病性心臟病的發病。許多2型糖尿病患者剛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時就已經有冠心病。在糖尿病易患人群中,胰島素抵抗是最早出現的變化。它可發生在臨床糖尿病之前15~25年。

  “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就是‘糖心病”’。已得到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證實和公眾認可。

  為什麼會發生“糖心病”

  有病理解剖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無論在冠狀動脈還是腦動脈、腎動脈、周圍動脈。都存在較同年齡非糖尿病患者更為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後。管腔部分或全部被阻,導致靶器官缺血、缺氧產生病變。如病變阻塞在冠狀動脈,即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和無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相比。前者一般多支冠脈血管受累,而且病變彌散廣泛,有更多的斑塊潰瘍和血栓形成。糖尿病可加速任何年齡階段的動脈粥樣硬化進展過程。這在世界各國情況類似。

  糖尿病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是多方面的。單就高血糖而言,既可形成不可逆的糖化蛋白與糖化脂蛋白,增加氧化損害的程度,也可引起血管壁與內皮損害。促使血栓形成。

  糖尿病也可引起微血管病變,出現內皮損害、基底膜增厚、蛋白質非酶糖化、自由基活性增加、前列腺素異常等情況。

立即連絡        04-3700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