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在接觸過敏原的時候,會在身體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塊塊形狀、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這些產生斑塊的部位,會發生發癢的情形,如果沒有停止接觸致敏源并加以治療,出疹發癢的情形就會加劇,所以為了預防和更好地治療蕁麻疹,人們必須了解蕁麻疹的病發誘因。
秋冬季節當心“寒冷性蕁麻疹”
寒冷性蕁麻疹分原發和繼發兩種。前者常見于浸入冷水或接觸寒冷後,數分鐘內出現局部瘙癢的水腫和風團。當這些患者在冷水中游泳或淋冷雨時,有可能發生類似組胺休克的全身症狀,如頭痛、皮膚潮紅、低血壓,甚至昏厥。經數月或數年後,冷過敏的症狀可能自行消失。繼發性的冷蕁麻疹,多因某些基礎疾病引起,如冷球蛋白血癥、冷溶血素癥、巨球蛋白血癥、結締組織病、骨髓惡性腫瘤等。
對付這類遇冷而發的蕁麻疹,最重要的是做好御寒工作,應避免寒冷北風直接刺激面部皮膚,避免雙手、雙腳接觸冷水等。若已經發疹,應及時口服抗組胺藥、降低血管壁通透性的藥物、大劑量維生素E等,嚴重者應就醫,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
細數蕁麻疹的七大病因
1.可由食物引起。以魚、蝦、蟹、蛋類食物引起最常見,某些肉類及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或大蒜等香料、調味品,也可誘發蕁麻疹。不新鮮的食品腐變為堿性多肽及未被消化的蛋白食品以多肽的形式吸收,均可引起組織胺的釋放而導致蕁麻疹的發生。這種情況多數在兒童中常見,也可能是兒童消化道粘膜通透性弱所致。
2.可由藥物引起。此因素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可形成抗原的藥物,如青霉素、磺胺類、痢特靈、血清疫苗等,常通過免疫機制引發蕁麻疹;另一類為組胺釋放劑,如阿司匹林、嗎啡、阿托品、維生素B1等藥物,能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引發蕁麻疹。
3.感染因素。各種感染均可誘發蕁麻疹。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作為抗原引起Ⅰ型或Ⅲ型變態反應,最常見的是上呼吸道感染病毒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為肝炎病毒。當感染症狀明顯時,蕁麻疹只是感染的症狀之一,且病因較明確。而在某些慢性感染,如鼻竇炎、扁桃體炎、慢性中耳炎、齒槽膿瘍、齲齒等感染症狀并不明顯,而出現蕁麻疹時很難找到原因,需要耐心尋找病灶并去除之。各種腸道寄生蟲、白色念珠菌及真菌抱子的吸入均可導致蕁麻疹的發生。
4.物理因素。外界變態反應,比如寒冷、炎熱、乾燥、潮濕、紫外線、衣褲摩擦、環境變化、搔抓等,都可能引起蕁麻疹,如寒冷性蕁麻疹、局部熱蕁麻疹、日光性蕁麻疹、皮膚劃痕癥、振動性蕁麻疹及壓迫性蕁麻疹。
5.動物及植物因素。昆蟲叮咬可引起蕁麻疹,甚至休克。近年來,因狗、貓毛過敏發生蕁麻疹者有增多趨勢。吸入花粉也可致蕁麻疹,并常伴有哮喘發作。
6.精神因素。精神緊張可引起體內乙酰膽堿釋放,乙酰膽堿作為介質,可致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清滲出而形成蕁麻疹。
7.系統性疾病。蕁麻疹既可能是獨立疾病,又可能是系統性疾病的症狀之一,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惡性腫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內分泌紊亂等,也可成為蕁麻疹的發病原因。
(奧克斯關心您的健康:陳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