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也得肝病?也許大多數人都不了解,吃藥是為了治病,但是如果不警惕藥物的肝毒性,服藥後出現乏力、惡心、嘔吐、厭食、黃疸等症狀,還持續用藥的話,就有可能出現爆發性肝炎。專家提醒,抗結核藥、降血脂藥、抗生素、腫瘤化療藥、解熱鎮痛藥、安眠藥等均是臨床上引起“藥肝”的常見藥物,應引起市民的重視。
1 藥物性肝病上升至肝病第四位
六大類藥物最易引起“藥肝”
近年來,肝病患者正在逐年遞增,除B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外,酒精肝、脂肪肝、藥物性肝病的發病率也都在增加,其中“藥肝”已經排在肝病的第四位。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內科副主任詹俊稱,“藥肝”患者數量占已經占到門診量的近1/6。我國藥物性肝病占住院黃疸患者5%,約占爆發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0%。
那麼,什麼是藥物肝呢?詹俊說,藥物性肝病就是服用藥物後引起肝損傷。肝臟是藥物轉化和代謝的“解毒工廠”,幾乎所有的藥物都要經過肝臟的代謝才排出體外,有些藥物還要經過肝臟的分解有效成分才能發揮。
所以,肝臟是需要經久考驗的一個解毒器官。“藥肝”既可能是你按醫囑合理服藥過程中發生的不良反應,也有可能是你沒按藥物的劑量、療程服藥而引起的肝損傷。這與用藥的時間、個人的體質以及劑量有關。一般來說,劑量越大,肝損傷越嚴重。有些藥物引起肝損害與用藥持續時間有關,比如異煙肼(抗結核藥)引起的肝損害多在用藥3個月後發生。
2 六大類藥物最易引起“藥肝”
“是藥三分毒”,是不是所有藥物都能引起肝損傷呢?詹俊指出,在臨床上發現,有六類藥物最容易損傷肝臟引發“藥物肝”,包括抗結核藥、降血脂藥、抗生素、腫瘤化療藥、解熱鎮痛藥、安眠藥等。
這幾類藥在各大市場藥房大量銷售,如果患者自己不按醫囑服藥,隨意增加劑量、延長療程或不規范用藥,都有可能讓你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即肝損傷。
詹俊說,服用以上六種藥物的患者,應該定期檢查肝功能,仔細觀察原有病症有無變化,自己是否在服藥後出現新的狀況,比如出現乏力、惡心、嘔吐、厭食、黃疸、皮疹、發熱、畏寒、膽紅素和轉氨酶升高等症狀,如有這些不良反應,應立即停用可疑藥物並盡快就診,把近期用藥史告訴醫生,以便確定病因。
一般來說,發生了“藥肝”,停用有可能引起藥物性肝損傷的藥物,大部分患者經保肝、護肝治療後可以恢復。不過,仍有10%的比例為嚴重的肝損傷,發生肝衰竭的可能性較大。
3中藥保健品也會損傷肝臟
只是很多人都會以為中草藥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可安心服用。事實上,並非所有中草藥都是安全的,需要遵照醫囑服用,避免超過規定量和長期服用。更不可對民間偏方偏聽偏信,以防止中毒。
詹俊說,“藥肝”不單純只是西藥所致,一些化學品(涂料)、中藥、保健品都可能引起肝損傷。在臨床上,詹主任曾經遇到過一位“藥肝”患者,他為防癌,特意購買了一種用紅豆杉原木制成的茶具,每次往這個木杯子倒水,就發現水能變成紅色。他以為既然紫杉醇(抗癌藥物紫杉醇正是從紅豆杉中提取)能抗癌,那麼紅豆杉一定就可以防癌,所以,一直就用這個喝水。殊不知,喝了一段時間後,便出現了肝損傷。
專家提醒,一定要慎用藥物,並嚴格遵醫囑服藥,不要自己隨便買藥服用(包括中藥、草藥、補藥等),這也是避免藥物性肝炎的最好方式之一。
Tips
哪些人容易得“藥肝”?
1、老年人:一般老年人易發生藥物肝毒性,主要原因是老年人肝細胞內微粒體酶系統的活性降低,對某些藥物的代謝能力降低。而且,老年人常服用多種藥物,藥物彼此干擾。有些藥物主要經腎排出,老年人的腎小球濾過作用常減退,腎排泄減少,可造成藥物的血液濃度增高。
2、女性:特異性變態反應性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害多見於女性。
3、免疫紊亂的人群:抵抗力差的人也容易出現肝損傷。
4、曾經有過藥物不良反應的人:有過藥物不良反應,說明肝臟解毒能力有限,容易再次出現類似的問題,
5、原本有肝病的人群:肝硬化患者對許多藥物的代謝能力已經降低,致使藥物易蓄積在肝內,造成肝損害。
(奧克斯關心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