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檢查
1.血例行 在脾功能亢進時,全血細胞減少。白細胞減少,常在4.0×109/L(4000)以下。血小板多在50×109/L(50000)以下。多數病例呈正常細胞性貧血,少數病例可為大細胞性貧血。
2.尿檢查有黃疸時尿膽紅素/尿膽原陽性。
3.腹水例行檢查 腹水為漏出液,密度1.018以下,李氏反應陰性,細胞數100/mm3以下,蛋白定量少於25g/L。
4.肝功能試驗 肝臟功能很復雜。臨床檢驗方法很多,但還難以反映全部功能狀態。各種化驗結果需結合臨床表現及其他檢查綜合分析。
(1)反映蛋白代謝的試驗:
①血漿蛋白測定:白蛋白可《30g/L以下,正常(40~50)g/L。球蛋白可》40g/L(正常20~30g/L)。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例倒置,比值一般為0.5~0.7,多小於1(正常1.3~2.5∶1)。
②絮狀試驗:肝硬化時血漿蛋白的異常,可使病人血清和某些試藥混合時發生比正常更顯著的沉淀,呈混濁或絮狀物而析出,稱為絮狀試驗陽性。γ球蛋白增加可引起陽性;白蛋白、1球蛋白及β球蛋白可抑制此反應。絮狀試驗主要反映炎症程度,並不反映肝細胞破壞的程度。在肝功能代償期,絮狀及濁度試驗可正常或輕度異常。而在失代償期,均不正常。其中以鋅濁度試驗最靈敏(正常12單位以下)。腦磷脂絮狀試驗次之(正常 以下)。麝香草酚濁度試驗最不敏感(正常6單位以下)。目前已很少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