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癡呆是目前病因未明的原發性退行性腦變性疾病。多起病於老年期,潛隱起病,病程緩慢且不可逆,臨床上以智能損害為主。病理改變主要為皮質彌漫性萎縮,溝回增寬,腦室擴大,神經元大量減少,並可見老年斑,神經原纖維結等病變,膽堿乙酰化酶及乙酰膽堿含量顯著減少。起病在65歲以前者又稱早老性癡呆,多有同病家族史,病情發展較快,顳葉及頂葉病變較顯著,常有失語和失用。

  老年性癡呆主要表現為腦細胞的廣泛死亡,特別是基底節區的腦細胞。正常情況下,基底節區發出的纖維投射到大腦與記憶和認知有關的皮質,它釋放乙酰膽堿。短期記憶的形成必須有乙酰膽堿的參與,患者與正常人相比乙酰膽堿轉移酶的含量比正常人減少90%。

  經解剖發現,老年性癡呆患者腦中有廣泛的神經元纖維纏結,軸突纏結形成老年斑。老年斑中含有壞死的神經細胞碎片、鋁、異常的蛋白,老年性癡呆患者腦內β-淀粉樣蛋白過度積聚。

  目前公認的老年性癡呆發病機制主要有兩種:一是由於淀粉樣前蛋白的異常導致蛋白成分漏出細胞膜,導致神經元纖維纏結和細胞死亡,基因位於21號染色體。二是與載脂蛋白Eε-4(ApoE-4)的基因有關,ApoE-ε4的增多能對抗ApoE-ε2或ApoE-ε3的功能。ApoE-ε4使神經細胞膜的穩定性降低,導致神經元纖維纏結和細胞死亡。Apo基因純合子比雜合子患病幾率高。

(奧克斯關心您的健康)

立即連絡        04-3700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