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因疾病所致的骨質疏鬆(如糖尿病,肝腎功能障礙,甲狀腺或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等。),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給予上述治療。
診斷
老年人,尤其是在老年婦女,絕經以後更易出現骨質疏鬆。
有急性或慢性腰背痛。
輕微外傷,即引起骨折。
醫院檢查,發現x光片有改變,堿性磷酸酶有升高,骨密度測量
骨密度減少或者骨活檢骨量明顯減少者。
治療
1.鈣劑
如鈣吸收正常,每日給1.00—1.50g即可。各種鈣劑中,以碳酸鈣較好。對65歲以上老人每日0.75—2.5g。對使用雌激素副作用多且有誘發子宮內膜癌的可能者,給予大劑量的鈣,可起到與使用雌激素相同的作用,腎結石病人不能攝入大量的鈣。
2.維生素D及其活性產物
過去有一種錯誤的看法,認為老年性骨質疏鬆病人常伴有維生素D不足,因此主張多給維生素D,實際上除了合並有骨軟化(一般來講,僅有兒童易患骨軟化,如佝僂病),腸鈣吸收障礙及維生素D代謝產物生成減少者,一般無需補充大量維生素D,確有上述三種情況者,可同時給予維生素D。
3.性激素
性激素下降是引起骨質疏鬆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老年女性,絕經以 後。),適當補充雌激素是必要的。雌激素用量要適當,一般應連續應用 4~5周,停藥7—10天, 一般療程不超過2—3年,老年人有動脈硬化者應慎重。
4.降鈣素
降鈣素可減少骨質吸收,降低血循環中的鈣,增加骨質中的鈣含量,降鈣素由於可降低血鈣,所以在用降鈣素時應補足鈣量,起到治療骨質疏鬆的作用。
5.磷酸鹽類
磷酸鹽類治療骨質疏鬆近年來得到發展,磷酸鹽可促進骨形成,抑制骨細胞的破壞,可以長期應用。
6.積極的體育鍛練
“生命在於運動”,積極、適當的體育鍛煉,對治療骨質疏鬆可起到很好的作用,可適當增加戶外活動,接受充分的陽光,以使腸鈣吸收障礙的病人能得到維生素D的補充。
對於有骨折的病人,在骨折愈合後,更應主動、積極的進行患肢功能鍛煉,否則就會導致廢用性骨質疏鬆。
7.原發病的治療
對於因疾病所致的骨質疏鬆(如糖尿病,肝腎功能障礙,甲狀腺或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等。),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給予上述治療。
(奧克斯關心您的健康:實習劉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