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冠心病是2型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一項長達15年的英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明確了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為:“壞膽固醇”增加、“好膽固醇”減少、糖化血紅蛋白升高、血壓增高和吸煙等,其中“壞膽固醇”的升高位列榜首。

  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謝異常,往往伴隨脂肪和蛋白質代謝同時發生紊亂,體內“壞膽固醇”合成旺盛,清除延緩,數量增加;而被稱為血管清道夫的“好膽固醇”數量卻減少,使“壞膽固醇”在動脈內壁越積越多,逐漸形成小米粥樣斑塊,這種現象被形象地稱為動脈粥樣硬化。這些小米粥樣斑塊有些很不穩定,容易脫落或破裂,從而阻塞血管,導致心肌梗死等嚴重心血管事件。數據顯示,糖尿病患者出現心梗的幾率比非糖尿病者高4倍。

  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得心梗除了與“壞膽固醇”有關外,高血糖、高血壓、吸煙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高血糖對動脈內皮細胞的侵蝕、高壓血流的長期沖擊和煙草尼古丁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的存在,不同程度上使動脈內皮發生破損,致“壞膽固醇”滯留沉積,加劇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

  糖尿病患者往往重視控制血糖,而忽視血脂,其實血脂中“壞膽固醇”升高所帶來的風險不亞於高血糖。既然“壞膽固醇”始終存在,一刻不停地進行著“動脈粥樣硬化建設工程”,我們就不能放鬆警惕,防患於未然永遠比亡羊補牢更有效。

  定期測血脂能防范致命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在降糖的同時最好每3-6個月檢測一次血脂,尤其要關注“壞膽固醇”(LDL-C)是否在100md/dL以下。患者積極降脂、降糖、降壓、戒煙,最大限度減少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

(奧克斯關心您的健康:曉鷺)

立即連絡        04-37005377